2025-09-06
【建筑组】
项目名称:磐石市红色教育基地项目
设计单位: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磐石高速口以东约1.5公里,阜康大路以北,吉高陆港物流园区以东,总用地面积50708平方米。基地面朝阜康大路以南的大榆树水库,背靠山丘林地,基地内有有现状池塘,地块内存在较大高差,整体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建设内容为:抗联博物馆、干部学院、培训中心及设备附属用房(锅炉房),总建筑面积17362.83平方米,容积率0.33,建筑密度12.83%,绿地率35.20%。
抗联博物馆共2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896.9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3.95米,主要功能为前厅、序厅、展厅、办公配套等。
干部学院共3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598.0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55米,主要功能为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研讨教室、活动室、办公等。
培训中心共4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651.50平方米(含地下803.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8.80米,主要功能为办公、住宿、餐厅、厨房等。
锅炉房,地上1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16.41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75米。
技术特色:
·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
充分尊重和利用场地自然环境,保留地块内部东侧的池塘,加以修整,形成大小两个人工湖。
充分考虑场地周围以及场地内的生态环境,采用乔木、灌木、草木复合绿化的形式,乔木和建筑构筑物自身的遮阴面积大于室外场地面积的10%,项目内绿化采用乔木、灌木、草木相结合的复层绿化,且均选用适合吉林省本地气候和土壤相适应的植物。
遵循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尊重生态本底、注重生态安全,结合暴雨强度、设计雨型、土壤渗透系数等设计参数因地制宜地使用“渗、滞、蓄、净、用、 排”等多种技术措施,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贯穿于园区海绵城市设计。
·规划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抗联博物馆及小人工湖靠近阜康大道形成良好的对外展示面,博物馆和小人工湖的连廊和平台丰富了公共活动空间,公众不进入博物馆也可以在外部进行游览,大量的公共开放空间可以增强市民的参与度,提高公共文化建筑的利用率;
干部学院及培训中心通过礼仪入口经过管控大门进入内部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为培训和学习教育提供安静的氛围。
两部分既有所分区又和谐统一,市民和党员干部通过室内外空间设计的指引和景观环境的熏陶,增加了红色教育仪式感和庄重感。
地块内交通组织均为环路设计,结合人流疏散和停车要求设置广场空间。坚持功能与感性、科技与人性相结合,合理地安排人流、车流和 停车位、道路、绿化的关系,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强调对人的关怀, 创造舒适绿色的环境。
·建筑布局与场地环境组织:
博物馆退让南侧道路40余米,场地虽然局促,但考虑南侧道路的性质,建筑尽量退让多的距离,以免形成局促感,建筑二层通过11度的旋转,形成与城市道路以及景观环境的深度融合和互动。
干部学院和培训中心形成凹字形连接,开口方向朝向人工湖,既满足功能上的连接,又适合东北冬季寒冷时期使用的方便性和节能性,与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紧凑型的建筑布局为培训中心东侧,人工湖北侧留出了一定的预留用地,有利于后期发展。
·景观设计:
从景观功能上针对城市居民日常文体活动、传承红色抗联精神、教育培训等不同场地使用功能的特点,整体氛围既含有庄严性又不失景观趣味性;植物景观也综合考虑到了四季的观赏效果,重点强调内部的流线性景观、建筑与景观的对景关系(平台行走流线、开洞高度和位置与景观形成对景关系)、节点的植物景观等。在有限的空间内丰富景观层次。同时利用两个人工湖以及地形特点,进行雨水"渗"、"滞"、"蓄",落实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技术成效与深度:
·风格及立面设计:
整体建筑风格为新中式风格,深灰色坡屋檐与红砖肌理搭配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山水环境和谐统一。博物馆出檐深远,下部采用石材,上部采用红砖肌理,比例适中,旋转的体块穿插稳重庄严中又不失活泼灵动。
方案重点强调竖向装饰,使得建筑更为挺拔、富于韵律感。材料运用上:以新型节能材料为主,辅以装饰材料,使得建筑形象更具有亲切感,更有文化气息,突出文化建筑特色。针对本项目进行了专门的立面控制手册,保证材料的质感和施工效果。
整体环境设计体现了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的山水造园意境,建筑与环境深度融合。
·绿色节能设计:
遵循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磐石市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具体情况,对本小区新建建筑全寿命期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等性能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1) 采用可随时开窗的形式。
2) 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
3)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
4)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
5)过渡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
6)采暖设置热计量系统。
7)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泵。
8)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紫外线消毒设备。
9)本工程每栋建筑设置用水计量系统。
10)全部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
11)绿化灌溉采用节水设备。
·海绵专项设计:
本项目建设遵循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尊重生态本底、注重生态安全,结合磐石地区暴雨强度、设计雨型、土壤渗透系数等设计参数因地制宜地使用“渗、滞、蓄、净、用、 排”等多种技术措施,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贯穿于园区海绵城市设计。实现了以下目标:
1)设计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85%以上;
2)设计范围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 40%;
3)设计范围内下凹绿地占全部绿地比例不低于 50%;
4)总体污染物去除率(以 SS 计,%)控制在 50%以上。
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满足 8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下凹绿地占全部绿地比例为 45.06%;透水铺装率 43.15%;总体污染物去除率控制在 69.7%。
综合效益:
红色教育基地是进行党性教育培训的鲜明特色和最大优势,可以把红色传承作为使命担当,用党的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来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教育基地中关于党的历史的内容,记录着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光辉历程,承载着无数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历史荣光,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筑牢宗旨意识的有效途径。
磐石作为革命老区所拥有的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磐石市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是,全力打造“红色磐石” 城市形象新品牌、加强红色教育、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五进”活动、打造的又一红色文化精品。
项目自运营以来群众反响热烈,参与度高,已成为磐石的“新地标”。今年五一假期,磐石市抗联博物馆(抗日斗争纪念馆)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参观人数之多,体现了游客对纪念馆的喜爱,激发了全市人民爱国情怀。整体环境设计体现了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的山水造园意境,建筑与环境深度融合,为磐石市民提供了多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
干部学院、培训中心组织了多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更好地巩固党的地位、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介绍(1)
项目介绍(2)
实景照片(1)
实景照片(2)
实景照片(3)
实景照片(4)
实景照片(5)
实景照片(6)
实景照片(7)
实景照片(8)
实景照片(9)
实景照片(10)
地址:长春市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13楼1301室
邮编:130000
电话:0431-82752400、82752411、88045880
Email:sjxh400@163.com
网址:http://www.jlskcsjxh.com
QQ群:143529725
邮 编:130000